2011年4月21日

香港人需要「悶」!!! 陳曉君 刊於信報

攝於日內瓦湖畔

何謂悶?一扇門,困着一夥心,就是悶。

有人說過,悶是第七感,當「無聊」這種意識刺激到腦部的感官神經,便會產生衝動,覺得悶。在繁華的香港,凌晨時分街上仍是燈火通明,悶,好像遙不可及。但不少文化界人士,卻說香港是一個枯燥之地——街頭表演寥寥可數,地鐵站長廊一排排的瘦身廣告,單一色調的牆身,連掛一幅畫來刺激我們的視覺也欠奉
。香港資本雄厚,有資格推動文化產業,但藝術發展卻停滯不前,其中原因,就是大部分人沒有「悶」的感覺。

挪威作家Lars Fr. H. Svendsen的著作《悶的哲學》,指悶可分為三個類別。

第一種悶是無聊

遇航空管制,困在機場數小時,感到百無聊賴的那種悶。在香港,悶是一種奢侈品,就算困着數小時,只要手執iPhone,就可以瀏覽facebook、看電影,你根本不會覺悶。

正正沒有「悶」的空間,培養不了藝術的氛圍。當iPhone由奢侈品成了必需品,我們不會抬頭留意身邊的事物;二十四小時掛上耳筒,卻沒有機會閉上眼晴訓練耳朵,讓它對周遭不同的聲音變得敏感。

這正是藝術家的本能。正如畫家莫奈(Claude Monet)說:「要把海畫得好,就要不停看海」。但這種看,不是一般香港人那種只看不觀、過目即忘的生活態度;在觀塘海濱長廊,看見龍友為模特兒在塔樓外拍照,但很少駐足觀看建築物的解說,了解設計意念乃來自原址碼頭上一疊疊的回收廢紙。他們只是遠看(see)
,沒有近觀(observe),只有拍下, 沒有思考。當一個城市的人不善用五官,對周遭的事物再提不起興趣,這只是行屍走肉,沒有文化內涵的城市。

第二種悶是膩

簡單而言,是過多。香港是一個崇尚「相同」(homogeneity)、反對「獨一」 (uniqueness)  精神的城市。香港每年有大量商科畢業生當投資顧問。曾在紅磡火車站外見一班年輕經紀對剛到港的內地人窮追猛打,要他們接下名片、再到對面樓盤參觀的「奇景」;這些工作沒有問題,是個人選擇。但香港好像嫌金融人才還不夠多,不夠膩,仍有不少文學院畢業生寧棄編劇、寫作,轉投其他行業,由零學起。這是可理解的,因他們看不到從事相關工作的前途。

比較另一國際金融中心倫敦,西區商業戲劇票房2007年收入高達4.69億英鎊,創造了五萬個職位;在香港,只要瀏覽「搵工」網頁,戲劇
、電影相關工作幾乎失蹤。香港演藝學院是唯一一家由公帑資助、並獲得學位頒授資格的藝術學院。

想當電視演員的,就只有兩家公營電視台,而近年電視劇質素下降,對該行業有興趣的,根本沒有選擇。培訓少,出路少,待遇也不見得好,當一個新入行的電影副手的起薪點僅五千元。

難得香港有個「有趣先生」在商場外表演,帶給人們歡樂,但發展商卻視他如大敵。香港人稱為最自由的城市,卻容不下一個有趣先生,人才傾瀉金融行業,每人就只求同棄異,這是一個什麼樣的「國際大都會」?

第三種悶是感到生活沒有意義

去年一項調查顯示,港人每周平均工作51.3小時,這個數字堪稱全球之冠。很多人已為前(錢)
途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,但求的,就是下班後的少少時間,做自己喜歡的事。調查指出,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每周平均超時工作5.2小時,周末的節目是「睡覺」;他們根本沒時間思考生活有意義與否。

還有閒情了解本土文化活動的,就只能看英語生活雜誌HK Magazine或TimeOut,高質素的雙語文學雜誌《瞄》,無奈地因沒有廣告而要停刊。這道出一個悲哀的現實:文學和藝術不是沒有價值,是沒有投資價值,只可自行了斷。

Svendsen說,悶是正面的,可以激發人改變生活。但政府好像沒有受到激發,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,跟去年的那份一樣,搬字過紙,「未來五個財政年度增撥四億多萬發展藝術節目」
。去年還提及粵劇發展,今年就只有「推動藝術教育」這些沒具體方案的表述。

只懂派錢,沒有長遠計劃增加藝術行業的就業職位和決心持續發展,讓市民知道從事藝術行業的出路。未來三份預算案,在藝術發展方面
,恐怕也是紙上談兵。

2011年4月18日

難棄民主旗號 FB入華不樂觀 陳曉君(刊於經濟日報)


全球擁有超過六億用戶的臉書(facebook),擬與內地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合作進入中國市場的事宜,日前又被鬧得熱騰騰。雖然其後雙方負責人出來證實facebook入華又是一次「狼來了」,但百度股價當日上漲超過百分之二,可見此計劃引起多少注意。

去年被時代周刊選為「風雲人物」(Person of the Year)的facebook創辦人朱克柏格(Mark Zuckerberg)遲遲未落實計劃,相信他了解盡管中國擁有四億網民,但其公司很可能入華後水土不服,未是時候吃這塊肥豬肉。

為錢途棄自由 恐損fb形象
臉書於零四年成立後短時間便風靡全球,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把社交網站這個概念推陳出新。用家可以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上,自由把資訊於瞬間跟網友分享。雖然 facebook成立後不久便有財團以高價向他招手,但他拒絕了多家包括雅虎公司數十億美金的收購,更明言「我不是為了錢。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能讓資訊自 由流通的平台。」
他堅持資訊「自由」流通理念,吸引了一些崇尚「民主」的人士。由埃及以至香港高鐵反政府示威,參加遊行的民眾在facebook上號召人民參與遊行,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便是明證。

但這個概念跟我們的祖國的治國方針背道而馳。在一個打造「和諧」的社會,facebook是一個會引起「亂子」的壞東西。早在facebook開通時,它很早就被中國防火長城(Great Fire Wall)屏蔽了,加上近期的茉莉花事件,這個時候讓facebook進入中國是政治不正確。如果它能成功打入中國市場,絕不可能和世界各地的 facebook互通,只能以一個新的社交網站出現。伺服器肯定放在中國,方便相關部門的審核。但早前谷歌撤退中國的決定證明,那些條件不易被接受。 facebook這樣為「錢」途捨棄「自由」原則,對其公司形象必會受影響。

內地市場飽和 未必大賺
當然,在中國「山寨」文化當道的時代,投資者了解臉書的吸引性,所以毋須多久中國版臉書——人人網及開心網相繼登錄。而兩者在社交網絡上,基本上已佔據了中國市場。

人人網已擁有1.6億用戶,其功能基本上跟facebook是一樣的:分享資訊、相片、遊戲,有多少人會使用facebook?facebook暫時只能 吸引一班有蠻多外國朋友的海歸。但現時數目有限,加上中國版facebook很可能跟國外的不連接,他們怎樣跟老外朋友聯繫?而他們教育程度較高,絕對能 負擔得起每月付5美元(約38港元)翻牆安裝一個沒有被「和諧」的facebook,享受「外面」自由的世界!

除了要面對審查,facebook要與百度合作,在中國採取合資方式,並且很可能中方控股50%以上。而facebook收入來源是廣告及遊戲。以十分流 行的Restaurant City為例,雖然用家可免費下載,但到了某個程度便要付費買工具。但在中國,特別是年輕一代,他們收入有限,姑且不會花這些「無謂錢」。加上在一個對 「集會」十分敏感的國家,facebook另一吸引之處 ——設立群組安排活動很可能也要取消。所以在重重關卡,又看不見會賺大錢的情況 下,facebook遲遲未入中國市場。

不如設小型淘寶 吸發燒友
朱克柏格去年來華,並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會面,對中國市場仍是心癢癢。其實facebook可以考慮設計一個「小型」淘寶網,用家可設立不同群組:相機發燒友在facebook上交換心得及買賣相機及配件,甚至進行團購。由於中國網民現在都熱衷於微博、淘寶、土豆,如facebook能在同一平台上增加不同能, 相信會吸引不少網民。

所謂唔怕生壞命,最怕改錯名,有中國網民笑言,如果團購公司Groupon入華取譯音「高朋」,那麼facebook便要用「非死不可」?用中國拼音臉書(lianshu.com)「連輸」又不吉祥,所以facebook入華,還不太樂觀。

或登入:http://www.hket.com/eti/article/f1c1b63b-3657-4fa4-88e3-243826eb7e1e-800359?query=%E4%B8%89%E5%8D%81%E6%9C%83,A

2011年4月15日

從哈囉到哈佛 (From Hello to Harvard)


很喜歡小朋友,但每次想起某天會擁有自己的孩子,就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事。

但作為中女的我 [ 這是以香港及內地人對女人的嚴格水平來說,當然我仍然覺得自己好年青=) ], 如果這件事情要發生,為了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著想,一定要是十年內的事。

可惜每次回港,不得不讓我把這個計劃無限期擱置。如果我是呂大樂說的第四代失敗者,第五代,第六代的香港人,會活在一個怎麼樣的社會?

1.  又Tum又呻,活在「零危險」世界
我的經典例子:板長壽司廣告。找個打大心口,露「事業線」的女人,「Tum」個不想吃漢堡飽的港孩吃壽司。那些「BB偏食無煩惱」的思維,讓我們明白,原來有大條道理合理化小孩偏吃,也解釋了為何「偷聽男人心」的幾位三十又五的「事業型」男人要女人「又溫柔又體貼」,原來「Tum」是從小就培養到大,由老媽子到內子,哀哉,哀哉。

對於生活在獅子山下的上一代,一家十口睡一張碌架床,去酒家吃別人的殘餘,游水從中國偷渡到香港,看似電影情節,卻是上兩代的親身經歷。我們這一 代,衣食無憂,無錢買iPHONE又呻,在希斯路機場做幾日「Terminal」又呻,告訴人家現在北上神州,朋友們都覺得一個女仔上大陸,好像去了戰地似的。

2. 日英法西意, 一味學,無樣精
又一經典例子,老師手執一個鮮橙,問一個考幼稚園的3歲小朋友是什麼,他好醒答「屙橙!」老師百思不得其解,叫他再說一次,他想一想,說,「Orange....橙」。小朋友把中英混淆,媽媽一時說 Orange, 一時說橙,就變成 「屙橙!」

現今教學制度,鼓勵學生琴棋書畫無一不學, 但沒有一樣可以「持續發展」。考入名校後,拿了入場劵,懶理那些鋼琴,書法,下一目標是奧數,劍橋英文考試! 深圳假假地都出產個李雲迪,但國際知名的香港藝術家,音樂家寥寥可數。身邊同學過半學過琴棋書畫,但有誰持之以恒?

3. 死記硬背,沒有Common Sense 
來到美國波士頓, 哈佛,麻省理工,Tufts, Boston College, 世界頂尖學府雲集,認識不同有「志/智」之士, 終究明白美國的「全人」教育制度。外語(西班牙文/法文)到中學才被納入必修課﹐而不會是香港人「未學好母語,便要BB學外語」。小學的課程比香港簡單得多,但大部分時間培養他們的Common Sense 及生存技考,好像怎樣看地圖及指南針,明白風雨雷電的形成,學好踏單車,游水,而不是只有課本上的學林數,劍橋英語。

港童沒有生存技能,連好Common的Common Sense 都沒有,好大原因是教育制度造成的。

還記得在美第一堂就考非洲50多個國家的地圖及美國球員名稱,(考試前是不知題目的)當時心裡一寒,最後成績當然慘不忍暏,但美國同學卻認為,那是基本知識。

在美國認識的香港人,大部分中學已到美國讀書,我跟他們有一個強烈對比:人家不單讀書叻,「玩」到非常認真。他們不但懂中西象棋,桌球,籃球,飛標,保齡,還可仔細解釋背後遊戲的規則。相比在香港只花時間在書本上,那些Social Skills, 在香港卻沒有從小培養。

大學畢業後的GAP YEAR,美國的大學生們都會「出走」。我認識一個畢業後到阿富汗旅居一年的新聞系學生,也有一人踏單車3年遊中國。在香港可以視買樓為抱負的年青人,以上種種,對他們來說,都是對牛彈琴。

3. 崇尚「同一」 (homogeneity) ,打倒「多元」(diversity) 的社會
日前閱過Roundtable總幹士崔偉恒寫的一篇文章,指出「以前香港兩間大學的一級榮譽畢業生都是香港政府的招攬對象,以至跨國企業聘請為見習生。今天,如果學生不是畢業於金融、法律,縱使以一級榮譽畢業於文科和社會科學的學生,似乎也不會十拿九穩拿到晉身中產階級的入場券。以上種種現象,來得真、來得快。」

好一句「來得真、來得快」。我就是其中一員。踏入香港大學文學院英文系課室的第一天,仿佛看見師姐陳方安生,葉劉淑儀拿著Virginia Woolf 的A Room of One's own, 在陸佑堂的門外,跟教授談尼采。那刻我有點眉飛色舞,覺得就此沉濼文人之氛圍中,吸收學術精華,學成畢業後,就可以脫貧。(本人生於草根之家,深信教育可以脫貧)。

畢業的那天拿著一級榮譽畢的沙紙,上面好像寫上「前途無可限量」。但時間讓我發現,這個只是一廂情願,我沒有選擇在劍橋讀MPhil,報AO, 做老師,入BIG 4, 最後實現了一個奢侈的理想,拿了只夠一半學費的獎學金去美國讀新聞,當然,到現在也脫不到貧,還有一筆學費債要還。

不要誤會,我不是埋怨,我很高興選了自己喜歡的路。那兩年是我人生的轉淚點。我想說的是,在香港,我們學英文,說哈囉,是為了入哈佛。我們都是喜歡「工廠」教育:我們都活在同一條生產線上,調較好一條方程式,不用思考,就得出同一樣很「完美」物件(結果):讀好書,入名校,做才子/女,賺快錢,買貴樓,生港孩。這是一個崇尚「同一」 (homogeneity) ,打倒「多元」(diversity) 的社會。

站在十字路口,我是否想讓下一代,活在這個1100 平方公里的井內呢?

*還有很多想說,下回:由查爾斯河走到泰晤士河(From Charles River to River Thames)

2011年4月6日

給趙連海的信: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


趙連海:

你好!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,去年只曾隔著你的律師及妻子,了解你的情況。

自從你獲保外就醫後﹐很多香港人也為你展開新生活而感到高興。但相信過了不久,香港人又要為你擔憂了。

今天一直在留意你的Twitter,下午3時45分左右看見你更新了狀態,並說: 「家里门铃响了,有人登门。」

希望這不是你最後的一個留言。希望按門的,不是大阿哥,而是一個信差或送外賣的小伙子。

已過了兩小時了,你再沒有發帖。

很可能,你繼艾兄後,另一個很快消失的人。

只從你的好友艾未未被帶走後,不單人已消聲匿跡,他在網絡上也無影無蹤。

在微博輸入艾的名字,顯示以下句子:根据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,搜索結果未予顯示。

反之,最新一小時微博的熱門話題,是清明節, iPhone 及房地產。

新華社,中央電視台到現時為止還未報導有關艾的失踪,巧妙地,卻選擇在人民日報屬下的環球時報,這只有一百五十萬銷量的報章提及此事。

選擇在以英文撰寫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論,是衝著「外國讀者」以來。因「西方國家未清楚真相,要求中方立即釋放艾未未,是無視中國司法主權,衝擊中國基本政治架構。」

白色恐佈可怕嗎?

這當然可怕,但當所有身邊的人,都不認為這是白色恐佈,而是叫和諧盛世,這不叫可怕,這叫可悲。

當每個國家強調和平發展,但觀瞻世界,從突尼斯26歲失業青年,到一名埃及男子在議會大厦前自焚,歷史告訴你倆,你們還應該,及還可以做什麼。

正如你昨天說:「做好了随时被继续进监狱以及失踪的思想准备,我也早就对爱人说过,如果再次强制我离开家,我将以死抗争,我将在被强制当天绝食绝水绝灌食绝治疗,直至生命逝去!此心已定!即便我的儿子和女儿失去了我,但我想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理解他们的父亲的。」

艾未未也笑笑口說過,「我跟其他異見份子不同的,是還未坐過牢。」

或者有人會問,為何你們要走這條路?你們不怕嗎?

以前舊屋的鄰居,一位海派婆婆的一席話,讓我想通了一點。

「哥哥及大嫂文革時被殺,家裡的財產一掃而空。母親死時『他們』不讓我去香港見她最後一面,我現在很快樂。因為我最差的都經歴過,沒有一樣比這更可憐,我真的什麼也不怕了。」 

原來,當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曾在你眼前赤裸裸地暴露,死亡,便不再可怕。

相信香港的大部分市民,生活在這安隱的土壤上,很難理解你們的行為。

那些患了急性盲搶鹽的,要永遠活在「零危險」的港人,更加覺得你們的做法是無稽。

但香港的優勝之處,是還有空間可以改變一些事情。雖然本人身在神州,但諷刺地,這些日子,讓我發現,隔岸觀火可能比身臨其境還好,因為有時候,只有遠水(香港)才能救近火(中國)。正如你去年被判囚後,部分香港政協委員及市民強烈反對,最後你獲保外就醫,這就是這彈丸之地的可貴之處

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 

如果你們決定了這條路,這就是所有熱愛民主的人敬你們的一句話。 

正如環球時報社論的末句所說,「歷史將會對艾未未這類人,作出判決。」

誠他「貴言」!

某香港市民敬上